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上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并承诺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同亚洲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此次演讲,对于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非凡,也让世界聆听到了中国的开放之声和创新愿望。
改革开放成为助推中国发展和影响世界的“关键一招”
近几年来,本已初露曙光的世界经济复苏在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新孤立主义逆流的裹挟下,重陷阴霾。在这个关键当口,就在仲春时节的海南,山青海碧,日暖风轻。习近平主席在海南博鳌喜迎新朋旧友,携手畅叙“开放创新的亚洲”,提议共建“繁荣发展的世界”。
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锐意进取的中国人民不畏艰险上下求索,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来,亿万中国人民一往无前,与时俱进,在展示中国力量与生机的同时,也践行着自我革命与自我革新:在一次次外来挑战与打击中,越挫越勇、淬火成钢;在一个个十字路口上,看齐领袖跟定党,举旗定向,阔步向前;在一场场世界性的危机与困境中,中国人民以开放的胸襟,既不做“各家自扫门前雪”的蠢事,更不为“以邻为壑”、“损人不利己”的坏事,而是勇敢地拿出大国的担当,为东亚之中流砥柱,成世界之干城脊梁。40年的苦练内功、凤凰涅槃,让今日的中国得以“雄鸡一唱天下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以人民为中心做增进世界福祉的负责任大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何每当“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总能带领全国人民做出正确的抉择,总能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充分展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在国内层面上,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心系的是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与福祉,而非以一党一派之身,如某些国家般受制于特定财阀、利益集团,为一己之私而置国家利益、人民安康于不顾,而是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会为了讨好一时的所谓“票仓”、“金主”而悍然以本国国运和全民福利为赌注,夸夸其谈,推行不负责任的政策,而是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国际层面上,秉承毛泽东时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国际主义精神,薪续中华五千年文明历朝圣贤修齐治平、“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中国领导人血脉中流淌的就是这种担当。如世人所见:20年前,在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宁可牺牲本国一部分利益也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从而挽救了亚洲经济,也赢得了东南亚各国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信赖。20年后的今天,国力早已今非昔比的中国对世界再次许下庄严承诺:“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四,主动扩大进口。”出席本次博鳌亚洲论坛的与会嘉宾无不为之欢欣鼓舞,起立鼓掌。
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共创美好未来
聆听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人人为之感动、备受鼓舞与振奋,觉得非常提气。在四个“40年来”成就辉煌、三个“当今世界”大势研判、五个“面向未来”共同倡议、四项“重大举措”扩大开放的背后,体现的更是一个负责任、勇担当的大国领袖对世界大势的准确研判和对中国国情的精准把握。
然而,少数几家一贯负面讲述“中国故事”的西方媒体解读说,这是中国在美国“贸易战”重压之下做出的“妥协和退让”。对这样的说辞,我们只能遗憾地表示,他们真是既不懂中国,更不懂中国共产党。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历经多次升级、跃迁,现在正凭借“2025计划”的东风提质升级、凤凰涅槃。在2020年打赢“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后,如何彻底告别高能耗、低质量的旧发展模式,踏上高科技、绿色环保、知识创新的新征程,将成中国未来发展的首要命题。而要实现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内的深层改革。譬如,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那么创新经济就无从谈起;没有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没有愈加严格的法律法规,绿水青山也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
中国今天给出的郑重承诺,本质上乃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逻辑使然,是中国国力发展到今天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一个大国,有自己的议程、方向与战略定力,但中国发展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不会威胁谁,都不会颠覆现行国际体系,都不会谋求建立势力范围。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