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满洲里市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紧密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坚持改革创新与规范管理相结合,不断优化完善机构职能体系,强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满洲里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以服务发展为侧重点,统筹机构编制资源。一是向重点工作倾斜机构编制资源,如新成立市投资促进中心,调剂增加事业编制10余名,有效盘活全市招商要素,全力打造专业化招商引资队伍。二是加强人才编制保障,建立完善事业单位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制度,对人才专项编制使用范围、条件等程序予以明确,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畅通人才引进通道,最大限度保障用人需求。三是聚焦服务民生事业。加强对教育、医疗等领域机构编制保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加大编制保障力度,积极探索体现口岸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以创新挖潜为关键点,盘活机构编制资源。一是坚持动态调整,健全机构编制“蓄水池”机制。及时核减回收职能弱化单位的人员编制,打破编制“只增不减”的僵局。对承担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增加职能较多且人员不足的部门和单位,为其适当调剂增加人员编制,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二是坚持精细管理,探索编制管理新模式。如对中小学事业编制使用,按标准足额配置,实行总量管理,市教育局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各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报市委编办备案。三是加强编制“需求侧”引导,发挥各单位党组能动性,允许在不增加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前提下系统内部事业单位之间调配编制,促进部门内部自主调剂,活化资源。
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整合机构编制资源。一是全面推进乡镇街道职责任务“清单化”管理。建立以乡镇街道“三定”规定为基础,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市直部门与乡镇街道共同承担事项责任清单、乡镇街道职责事项清单为核心内容的职责管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优化开发区管理机构布局结构。推行以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为主体,统一管理相邻、相近的开发区管理机构的“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有效提升资源要素使用效率。重新制定开发区“三定”规定,优化机构设置,完善职能配置,推动开发区聚焦创新发展和经济建设等主责主业。三是积极推动构建综合执法新格局。全面总结2017年全区首批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地区经验,经过两 轮精简优化,全市综合执法队伍由原来30支变为9支。通过改革,各领域综合行政执法相关职责得到重新界定,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法律法规授权依据得以重新梳理,行政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机构的职责边界得以重新明确,构建职责清晰、队伍精简、高效协同、机制健全的行政执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