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委编办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着力破解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全区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提供保障。
盘活资源,深掘教育潜力。聚焦全区学校生源、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会同教育部门深入调研,结合布局调整、生源班级变化和教育发展需求,按照“编办总量下达、教育自主分配”的原则,定期对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核定,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编制配置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建立中小学校教育编制“周转池”,向上级编制部门申请教育编制30名,优先保障学校教师用编需求,缓解总量控制与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优化布局,汇聚教育合力。成立副科级事业单位义务教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为解决因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等形成的教学布局不均衡问题,进一步优化调整学校布局,对2所地处偏远、生源稀少的学校及时予以撤并整合,将师资分流到其他中小学校,有效提高教育领域编制使用效率。
创新管理方式,激发教育活力。将教育编制管理纳入机构编制日常监督检查重要内容,通过实地核查等方式,开展教育编制管理专项检查,着重检查是否存在机关事业单位抽借调学校教师情况,有效保障教师队伍整体稳定。积极调剂“周转池”编制,并在年度用编进人计划中,统筹考虑教育系统年度内退休减员情况、优质教师资源紧缺问题,畅通人才招聘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学校教师用编需求。近三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招聘教师113名,做到了“缺编即补、有编就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