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包头市构建“五位一体”民营经济发展 服务保障体制机制
  • 发布时间:2025-05-26
  • 来源:包头市编办
  • 打印该页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的生力军。包头市现有民营经济主体26万户(民营企业8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9%,占全市GDP比重达60%以上,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2024年以来,包头市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切实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工作领导机制,强化引路人作用。加强党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紧紧抓在手中完善民营经济领导体制包头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更名为包头市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列入市级议事协调机构,明确委员会主任由党委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制定《包头市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工作规则》等规范机制运行,加大跨部门、跨领域统筹协调力度,强化党对民营经济重大工作、重点项目领导,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持续健全问题发现解决机制,统筹好发改、工信、招商、民营企业服务机构等各类服务企业的力量,解决企业运营中的“关键小事”,提升工作质效。

二、理顺民营经济职能,强化“护航员”作用。在市县两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牌设立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将工信部门承担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协调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拟订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措施等职责调整至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明确专门内设机构民营经济促进科(重点民营经济党建科),同时保障工作力量。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主要围绕政策、交流、合作、监测、评估、宣传搭建六个平台,以民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强化统筹、协调、调度职能。编印《包头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一本通》2024版、2025,全力打造民营企业有话能说、有事能办、有问题能解决的娘家,助力民营经营主体拓展市场、培育人才、开展合作。

三、建立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员”作用。通过整合并加强原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配置,组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跟踪分析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和服务效能、联系民营企业、搭建企业间交流合作平台、联合部门地区精准提供政策服务等职责。中心成立以来,已13个国内外城市建立包头市民营企业服务工作站,会同统计局等部门建立民营经济数据统计体系,开展重点企业包联,通过建立按照融资、审批、用工等12大类问题清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编印《包头市民营企业问题有解案例选编》、《2025包头市服务民营企业特色金融产品手册》等。已走访企业195次,解决难点问题117件,为23家企业找订单金额达到1.5亿元,实打实地架起了政企“连心桥”。

四、加强重点民营企业党建强化“带头人”作用。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明确重点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职责。包头市重点民营企业党委以服务62家重点民营企业1917名党员4.8万余职工需求为重点,通过党建引领赋能,制定服务企业发展30条具体措施。坚持行业指导+属地管理+重点服务的工作原则,有层次、有重点、分产业的开展重点企业服务工作。建立产业链党建联企促合作交流机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信息联通、产能对接和品牌同建。推动重点企业开展组织车间课堂、知识竞赛、技能比武活动30余次,精准选聘经济观察员、党建惠企指导员等。通过服务赋能、解决问题、资源链接,形成“党建强、发展强”的良性循环。

五、注重多部门协同发力,强化“保障员”作用。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研究拟订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措施等职责划入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通过积极征集优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及建议,持续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创新服务模式,真心实意服务企业,助力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积极优化市县两级招商引资管理体制,组建市招商投资促进局,主要强化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和探索创新招商模式等职责,为每个企业量身定制方案,将成本优势、政策优势、产业配套、投资收益算的清清楚楚,关键问题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解决。让“包你满意”、“包你放心”更加有形有感。(拟稿人:李玲)

撰稿:
责编:
审核:

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网